-
吃魚常見的健康錯誤Time of issue : 2020- 02-22
俗話說“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肉”。魚因其美味和營養,歷來是廣受大眾喜愛的食物。當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鮮”字歸于“魚”部,將魚當做“鮮”的極品,而花樣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讓魚備受追捧。吃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食不得法,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趕緊來看看幾個常見的錯誤吃法,防患于未然。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
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 -
吃海鮮四點必知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①貝類一旦死去會迅速產生大量繁殖病菌、毒素,還會產生較多胺類和自由基。因此活貝要盡快烹煮。②海鮮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徹底殺菌。因此醉蟹、生海膽、醬油腌海鮮等要慎食。③最好別飲用啤酒。會加速體內尿酸形成引起痛風。④別馬上吃水果。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對胃腸道產生刺激。
-
孕期吃海鮮應注意什么?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海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愛。但作為特殊人群的孕婦在食用海鮮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1、食用的海鮮應新鮮。海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但是容易腐敗變質變臭,吃不好容易拉肚子。不過,如果海鮮是新鮮的,鮮活的,孕婦可以放心食用,因為,新鮮的海鮮可以避免因原料不新鮮導致拉肚子等現象發生。
另外,鱔魚、甲魚、河蟹等水產品只能活宰現吃,因為它們的腸胃里帶有大量的致病細菌和有毒物質,一旦死后便會迅速繁殖和擴散,食之極易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
2、孕期禁吃生吃半生吃海鮮。孕婦食用的海鮮最好是燒熟煮透,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生吃或半生吃的海鮮味道的確鮮美,但是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因此,孕婦莫貪一時之“鮮”,而生吃或半生吃海鮮。
3、少吃腌曬類海鮮。咸魚類海鮮最好不要吃,因為腌曬過程會產生不利身體健康的物質,而且有微量毒素,孕婦吃后對寶寶不好。
4、慎吃易過敏的海鮮。海鮮食品容易導致過敏,因此對海鮮過敏的孕婦最好避免食用。如果孕婦發生過敏,將影響孕婦與胎兒的健康。
容易導致過敏的海鮮:魚、蝦、蟹、秋刀魚、金槍魚、鮐魚、蛤蜊、海螺、魷魚、貝類、鮑魚和海參等,這些海鮮類均容易引起過敏,孕婦為了自身與胎兒的健康,應小心謹慎食用。
5、避免食用生猛海鮮。甲魚、螃蟹味道鮮美,但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的功效,尤其是蟹爪、甲魚殼,如果在孕早期食用,很容易導致流產,因此孕婦應盡量不要食用。
6、海鮮攝入應適量。海鮮味道鮮美,但孕婦也不能因此“大開殺戒”,不加克制,大吃猛吃。因為孕婦一次性攝入大量海鮮,容易引發一系列胃腸道問題。另外,海產品是富含蛋白的這一類食物,過度攝入富含蛋白的食物,導致孕婦體重增長過快,將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7、禁吃有毒有害的水產品。有些不法商販為了謀取厚利,在售賣水產品時做“手腳”,如將一些不新鮮的水產品進行染色偽裝,或對水產品添加對人體有害的防腐劑保鮮以延長售賣時間,更有甚者將水產品在含有毒性較強的甲醛溶液中浸泡,以保持魚的新鮮度。這些水產品對孕婦與胎兒的身體影響很大,孕婦在購買時要學會鑒別,別吃這些有害的水產品。
另外,河豚魚與織紋螺等有毒水產品食用不當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因此,河豚魚、織紋螺等有毒的水產品孕婦一定敬而遠之,不能觸碰。
8、少吃人工養殖的水產品。隨著水產品人工養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水產品都可以通過人工養殖獲得,但由于一些不良水產養殖戶與經營者在養殖、運輸與售賣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水產品的存活率或提高增長速度,都違法添加抗生素及激素。而這些過量添加的抗生素與激素將對孕婦與胎兒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孕婦最好少吃人工養殖的水產品。
9、慎吃被污染的水產品。有些水產類,如大麻哈魚、金槍魚、沙丁魚和鯡魚等魚類的Ω-3脂肪酸的含量較豐富,對準媽媽的情緒和孩子的神經發育都非常有好處,但是如今的海洋與淡水湖普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些水產魚體內有可能會含有汞、鉛、銅等重金屬,因此,孕婦一定慎吃被污染的水產品。
另外,孕婦在購買水產品若發現各種畸形的魚以及食用時若發現魚有煤油味、火藥味、氨味以及其他不正常的氣味時就應毫不猶豫地棄掉,以保飲食安全。
10、注意水產品與其他食物的搭配。海鮮中的魚、蝦、海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如果與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含有高量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其營養價值,也易使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鞣酸鈣,令人肚子疼、嘔吐、惡心及腹瀉;還有,蝦類忌與維生素C同食,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As5+)類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還原為有毒的砷(As3+),因此,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因此,孕婦在食用海鮮時應注意水產品與其他食物的搭配。 -
如何選購進口海鮮?海關來支招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通訊員 關悅) 加拿大的象拔蚌、越南的斑節對蝦、澳大利亞的龍蝦……越來越多進口生鮮產品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飛入尋常百姓家”。據廣州海關通報,2018年廣州海關隸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共監管進境食用水生動物2.7萬批次、3.1億美元,同比增長18%和42%,占到廣東省內進口食用水生動物90%以上。今年以來已監管4801批次、6204萬美元,同比增長9%和23%。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關員查驗進口食用水生動物。
記者了解到,面對進口生鮮產品迅猛增長的態勢,廣州海關設立24小時“鮮、急、特”專窗,實施進口生鮮“提前申報、貨到分流”通關模式,接到查驗指令的貨物線上快速分流,無查驗指令的貨物快速放行。同時,利用國家級水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與現場查驗無縫對接的一體化優勢,實現進口生鮮貨物“隨到隨查、隨查隨檢、隨檢隨放”,大大提高了貨物通關效率。
針對生鮮產品對冷鏈物流配送的時效要求,廣州海關支持建設直連停機坪的專業“低溫貨站”,結合空港口岸跨境電商業務發展優勢,量身打造配套硬件設施、業務流程和監管模式,滿足進口生鮮產品低溫環境下分揀、理貨、倉儲等各項需求。
為確保進口生鮮產品質量安全,廣州海關加大對進境水生動物疫病、農獸藥、重金屬殘留、生物毒素等的檢測技術投入,升級國家水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檢測設備設施,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全自動酶聯免疫儀、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等先進儀器,全面提升生鮮產品快速檢測技術,對硝基呋喃、孔雀石綠、氯霉素、貝類毒素等項目,采用酶免試劑盒等快速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一天之內即可完成樣品快速篩查。
“進口澳大利亞龍蝦從飛機抵達白云機場開始,4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市場銷售,真正滿足了市民‘食得新鮮’的要求?!睆V州合利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機場分公司經理陳小都表示,海關的便利措施大大拉近了全球優質海鮮與國內消費者的距離。
知多D:
海關教你如何選購更鮮更優質的進口海鮮
第一,選擇正規平臺進行購買。大型連鎖超市、大型電子購物平臺等,往往對進口海鮮的品質及進貨渠道的要求較高,在食品安全上更有保障。
第二,觀察產品外觀形態。生鮮產品對冷鏈要求高,且保質期較短,經過長途運輸,商品外觀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損耗,因此,消費者要尤其注意因包裝泄露、溫控不嚴引發商品變質等食品安全情況。
第三,查看產品外包裝標簽。仔細查看標簽上的產品商品名與學名、規格、生產日期、保存條件、保質期、生產方式、生產地區捕撈區域、最后養殖國家及生產加工企業名稱、生產企業注冊號、目的地等中英文對照信息。
第四,核對產品證書信息。正規渠道進口的產品應有海關頒發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費者可核對證明中產品的品名、生產日期、進口數量、原產國等信息是否與實際產品相符。 -
水產品加工行業體驗營銷的經濟特性分析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在現代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消費能力普遍提高的新形勢下,中國水產品產銷已走出了區域性格局,消費需求空間更為廣闊。因區域資源、傳統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問題,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和內陸農村的水產品市場很不發達,人均水產品的占有量和消費量都很有限。但隨著人們接受新鮮事物能力的提高,現代南來北往的旅游客流、務工流和學生流通過前期自身食用,在返家時一般能購買各種水產加工品以饋贈親友或自食。以往沒有食用水產品習慣和
-
水產品的運輸方法(僅供參考)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活對蝦運輸法:將池養對蝦放入冷卻池中,使池水溫度緩慢降至12~14℃,使之只能勉強活動,待體色微紅,再把活對蝦撈出裝箱。采用此法,對蝦一般可存話3~5天。
活甲魚運輸法:短途運輸可采用蒲包簍裝法,用線將1.5尺高的簍中隔成兩層,并分層用濕蒲包加蓋裝運,每層可盛活甲魚18~15斤。長途運輸可用木桶加蓋裝運。其桶底應鋪墊一層含水分的黃沙(禁忌用水浸泡),另夏天須防蚊蟲叮咬,冬天須加稻草保暖。
-
水產品市場消費前景Time of issue : 2020- 02-10
水產品在我國動物產品消費中始終占有重要位置,消費份額占比變化不大。消費量方面,在居民食物消費的大宗動物性食品中,豬牛羊肉始終占據重要位置,全國人均水產品消費僅為豬牛羊肉消費量的一半??傮w看,盡管水產品消費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對于居民動物性食品消費來說,仍與傳統的豬牛羊肉消費存在較大的差距。
水產品消費在城鄉居民動物產品消費中的地位
水產品消費在城鄉居民動物產品消費中的地位
目前我國消費的主要水產品為
廣東創發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饒平縣順創水產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
生產基地:
廣東 潮州 饒平縣柘林鎮柘中進港大道
廣東潮州饒平縣柘林鎮文勝圍柘林漁港
版權所有:廣東創發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粵ICP備1852000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汕頭